又是一個春天
內蒙古大地春潮澎湃
“要把農牧業發展好,加快推進農牧業現代化,促進牧區又好又快發展。”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
“要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緊跟世界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殷殷囑托激蕩在北疆大地
親切關懷凝聚起
奮勇向前的磅礴偉力
這幾年 全區各族人民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
為內蒙古確定的戰略定位和行動綱領
扛起責任擔當 答好時代命題
積極應變、深挖潛力
苦練內功、提質增效
當協調成為內生特點
當綠色成為普遍形態
一幅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恢宏畫卷
在內蒙古大地上徐徐展開
高度——
著眼大局、高處起勢,求真求實中奮進
歷史的年輪,記錄發展的榮光
34.8%!
這是2021年新能源裝機占比,新能源裝機容量位居全國首位
2467億千瓦時!
這是2021年外送電量,外送電量連續17年領跑全國
66.3萬噸!
牛肉年產量2021年躍居全國第一,占全國產量的十分之一
768.1億斤!
糧食產量2021年躍居全國第六位,實現“十八連豐”
踏上新征程的內蒙古
用一份穩健的成績單
給內蒙古“肩負起 履行好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糧食安全
產業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
注入更多發展能量
跳出內蒙古發展內蒙古,必先有大視野、大格局。
●擁有充足耕地和廣闊牧場,日照充分,雨熱同季。在內蒙古,全國知名的“黃金奶源帶”“馬鈴薯種薯黃金帶”等各具特色的優勢產業帶橫貫東西,是名副其實的“糧倉”“肉庫”“奶罐”。
●礦產資源和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內蒙古年均氣溫0-8攝氏度、電力充足、電價最優,能源產業千帆競發,已經成為自治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獨特、優越,內蒙古的自然條件“天生麗質”;拉長、補短,內蒙古對現有產業體系和產業業態進行全面優化,打造符合內蒙古戰略定位的產業鏈。
緊扣內蒙古在全國構建
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
立足優勢謀定
牢記囑托前行
穩中有進態勢下
內蒙古展現出
巨大發展韌性和深厚潛力

面對新機遇,更加注重先立后破、主動求變——堅持一體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和工作實踐問題,著力扭轉長期粗放發展形成的思維定勢、固有模式、路徑依賴,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規劃政策體系。
面對新挑戰,更加注重保持定力、行穩致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能源、化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能源供給結構不斷改善。
面對新變化,更加注重統籌協調、應對風險——農牧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科技興蒙”行動深入實施,一批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工程落地實施,基礎設施支撐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著眼大局,高處起勢。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從“積累量”轉向“提升質”,我們有基礎有能力肩負起、履行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產業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
速度——
轉型加速、結構優化,穩扎穩打中升級
一根管道,兩家企業。
建設中的伊泰年產16萬噸煤制油項目。資料圖
在鄂爾多斯大路工業園區內,一根600余米長的管道橫跨空中,它的一頭在伊泰煤制油公司的廠區內,另一頭則連接著內蒙古垣吉化工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
機器開動,伊泰煤制油公司生產的費托合成蠟順著這根管道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內蒙古垣吉化工有限公司,通過深層次處理,費托合成蠟被制成10余種精制蠟產品。
而這并不是這些精制蠟產品最終的“家”,僅僅幾公里之外,內蒙古曜園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將把精制蠟產品作為橡塑的生產原料。
鏈條一延再延,伊泰煤制油、垣吉化工、曜園材料“完美演繹”出一條煤炭深加工產業鏈,尋常煤炭經過層層轉化升級被“吃干榨凈”,身價水漲船高。
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鄂爾多斯通過強鏈、補鏈、延鏈,建立起以煤為基、向產業鏈下游擴展的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循環產業鏈。
透過鄂爾多斯產業的“華麗轉身”,可以清晰看到內蒙古調結構、優布局、扶企業、強鏈條的一個個堅實腳印。
內蒙古垣吉化工有限公司車間生產線。資料圖
產業鏈往下游延伸、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一場改變粗放型資源開發模式,延伸優化升級產業鏈,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產業安全的戰役在內蒙古打響——
以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為突破口和切入點,推進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綠色低碳轉型。
以新型工業化促進農牧業現代化,推進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優質高效轉型,不斷提高區域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
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優化工業供給結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特別是以發展新能源為契機盡快把裝備制造業做大做強。
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轉型之路,壯闊無垠。
由于轉型,包頭市與光伏發電等領域的眾多新銳企業達成合作,引入通威高純晶硅等一大批新能源項目,正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地;
由于轉型,鄂爾多斯市對伊金霍洛旗烏蘭木倫鎮轄區內的近270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區和復墾區進行綠色礦山建設,讓光禿禿的荒山蛻變為清潔能源的生產基地和鄉村旅游景點;
由于轉型,草原肉羊、向日葵產業躋身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天賦河套”綠色農畜產品通過電商暢銷9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啟了農牧業現代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先河。
轉型加速、結構優化。內蒙古挺過調整陣痛、補齊發展短板、做優發展增量,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產業安全的道路上穩扎穩打,彰顯著向上向好的活力。
亮度——
深挖潛力、進無止境,逐綠逐新中奔騰
初春,呼和浩特。
機聲隆隆,車流穿梭……作為乳業高質量發展的載體之一,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的工程建設正緊鑼密鼓、有條不紊地進行。
未來,健康谷將成為世界一流的綠色智能制造樣板基地、食品產業研發中心、工業智慧旅游示范區……這也是伊利從一棵草到一杯奶全鏈條部署產業鏈與創新鏈邁出的新步伐。
除了智慧,低碳是其另一個特點。去年年底,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零碳五星示范項目正式啟動,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五星示范項目。
春風吹來,無邊光景一時新。在內蒙古繪就的奮進畫卷上,可以為“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產業安全”這些關鍵詞作注腳的亮點著實不少。
人們期待,一個更綠色的內蒙古。
守護“天藍地綠水清”的信念深入人心。我區著力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目前超五分之一的全社會用電量來自新能源。建成生態光伏裝機超過300萬千瓦,治理沙漠、礦區面積超過20萬畝。
人們期待,一個更健康的內蒙古。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行動堅定有力。我區推動480個蘇木鄉鎮開展網格化監管,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等6部門開展“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全區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形勢持續向好,總體合格率達99.5%。
人們期待,一個更具魅力的內蒙古。
打造“硬實力支撐、軟實力浸潤”的步伐持續加快。我區加快產業改舊育新步伐,制造業、高新技術業分別增長11.3%、22.4%。全區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達到1220家、828家。
進無止境!
自治區黨委、政府正弦定音
圍繞更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產業安全、生態安全,緊扣“兩個基地”建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集中打造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化工、現代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集群,首批打造12條重點產業鏈,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
風帆正揚 征程未已
北疆大地再起春潮
內蒙古守穩
能源安全 糧食安全壓艙石
打造產業融合發展新高地
堅定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