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張繼新既是村黨總支書記,也是養牛達人,2019年全國兩會,張繼新在做發言時習近平總書記親切詢問鄉親們養牛增收致富的情況。那一年,村民養一頭牛能掙3500元,現在這個數字增長到了4000元。把總書記的關懷記在心間化成動力,張繼新不斷升級農牧業產業模式,讓農畜產品優質優價,走向更廣闊的市場,鄉親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分揀、打包,產自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中南渠村的牛肉即將發往北京、上海等城市,端上消費者餐桌。合作社一頭頭小牛犢即將分給村民,體重達標后再以高出市場價回收。每天早上,王智兵都會準時出現在牛棚里,照顧家里的20頭牛,2019年開始跟合作社訂單養牛,今年他的目標是40頭。
王智兵 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中南渠村村民
國家的政策現在一年比一年好了,準備再貸點款擴大一下規模。
張繼新 全國人大代表 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中南渠村黨總支書記
今年總共按照5000頭的規模給農民進行分散飼養,基本農戶能保證到(每頭)4000塊錢的利潤。
45歲的張繼新,原來在大連一家生物公司工作,2003年回到村里創業養牛。同樣是養牛,張繼新引進的是安格斯、西門塔爾、和牛等高端品種,綠色養殖科學管理,2012年就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有機牛肉,一公斤安格斯牛肉至少能賣上600元。
張繼新 全國人大代表 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中南渠村黨總支書記
總書記問我農戶養一頭牛的收益是多少錢,我跟總書記說,能保障到3500塊錢,當時總書記說挺好的。我們又延伸到熟食生產、有機肥生產,形成一個整體的農牧業產業循環鏈。
淡子義 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中南渠村村民
在這個產業帶動下,我們戶均收入達到13萬塊錢,我們農民確實起到這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9年,中南渠村開始在烏蘭布和沙漠種苜蓿、建高標準養殖基地,烏拉特后旗萬頭肉牛養殖基地也正在建設。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張繼新也想再講講產業的新變化。
張繼新 全國人大代表 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中南渠村黨總支書記
在巴彥淖爾每個旗縣都要建設咱們的養殖基地,每一個基地能帶動到1500戶左右的農戶,形成一個緊密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
在內蒙古,全國知名的黃金奶源帶、葡萄酒黃金帶、馬鈴薯種薯黃金帶、肉羊產業帶、玉米黃金帶等各具特色的優勢產業帶橫貫東西,是名副其實的“糧倉”“肉庫”“奶罐”。2021年,內蒙古糧食產量達到768.1億斤,排名躍居全國第六位,實現“十八連豐”;全年肉類產量達到260萬噸,畜牧業生產可實現“十七連穩”;內蒙古出產全國1/4的羊肉、1/10的牛肉、1/5的牛奶、2/5的羊絨,馬鈴薯、大豆、玉米制種面積,向日葵、奶牛品種市場占有率走在全國前列,名特優新農產品數量位居全國第一,260萬戶農牧民進入產業鏈條分享增值收益。“內蒙古味道”深入人心,“蒙字標”品牌越叫越響,區域公用品牌越擦越亮,內蒙古為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再譜新篇。
明天全國兩會就要在北京隆重開幕了,大家伙兒就盼著張繼新把他們的心聲帶上兩會。
李少云 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中南渠村村民
讓更多人吃上我們的好牛肉,我們的日子肯定一天比一天牛,請總書記放心!